高昌王對玄奘說:「如要宣誓,就請師共至佛前,更進一步的共結殊勝因緣如何?」奘師同意了,高昌王便將母后一併請來作見證,與奘師一起上殿禮佛。在佛前,高昌王滿心歡喜的立下誓言:一、願與奘師結為兄弟。二、將來奘師取經回國的時候,須留在高昌三年,接受供養。如果將來成佛,自己願能像波斯匿王般,作奘師之檀越護法。三、請奘師繼續留在高昌一個月。這期間,一方面請為我們宣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,同時也讓我有時間為您準備路上用的行裝。
就這樣,一個原本僵持不下的僵局,在奘師的堅定意志下,圓滿收場了。
高昌王為了奘師開講仁王護國經一事,還特別搭建了一座可容納三百多個座位的大帳篷,自太后以下,國王及妃、文武百官等,都入座恭聽。每天開講前,照例由高昌王親捧香爐迎請,然後伏跪法座前,請大家踐履登座。法會圓滿當天,不但行裝準備好了,設想周到,巨細靡遺,而且挑選了四名優秀的少年,請奘師剃度為沙彌,作旅途上的侍者,其他如送給沿途各國王的禮品及關照奘師的書信也都一一備妥。
高昌王麴文泰,在奘師講經期間,同時命令屬下為師準備行裝,因西去多寒,共置備法服三十具,連遮避風砂的面具手套靴襪,都一齊新製。又贈黃金百兩,銀錢三萬,綾絹五百疋,充作奘師往返二十年間所需資財。另備馬三十匹,伕力二十五人,並派遣殿中侍御史歡信,送師直達葉護可汗處;寫了二十四封書信分送給屈支等二十四國,每一封信都附大綾一疋為禮,另給葉護可汗獻呈禮品綾絹五百疋,果食兩車,信中拜託其沿途照會各國,接待保護奘師,等同接待自己一樣。
奘師非常感動高昌王為他準備得這樣豐富,設想這麼週詳,連夜寫信,表達他的謝枕。高昌王含淚讀完書信,一想到奘師天明就要離開,竟難過得睡不著,一坐到天亮未曾閤眼。翌日國王見到奘師,只說兩人既然已許為兄弟,國家的資財,便為共有,又何必道謝呢?
奘師臨行的那天,王與諸僧及大臣、百姓等,幾乎全都出城送行,國王抱住法師不禁慟哭,僧俗臣民都被感動的哭起來,悲傷的離別之聲,振動了城外山谷。國王命諸妃及百姓等先行還城,自己則與諸大臣等又乘馬送行了數十里,才依依不捨的分手還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