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92009.10.14哈密休養一天

  

這是哈密最富盛名的建築群之一"回王寺"融合蒙古、滿清、回族風味全國獨一建築,繞有特色。 

LEO:

經過昨日的燃燒生命,除了妹妹的左後腳腫了個莫名的包,我的右膝舊傷也開始有隱隱發作的跡像,而大小J(自行車的措號)騎行時都發出了啾啾的鳥叫聲(髒汙磨損聲),全部都受到了創傷,決定用一天的時間休養身體、保養自行車、維修相機、補充食物、參訪城市,是的,以上就是我們參訪行程要做的事,和騎車是不同的忙碌與疲累哪。

昨夜是天黑後才到哈密這城市,由於也在大力發展工業,黃昏時位於城郊的工廠群正散發出種種工業異味,配合下班的人車讓我對這城市的印象大打折扣,而這是進入到新疆的第一天,人也格外緊張謹慎,在尋找住宿時有一當地青年前來搭訕,聊了幾句就說:「現在新疆這兒亂哪,來這兒可要多小心」留下一句祝我們幸運就走了,好一句新疆的開場白!

未來若有朋友想來哈密走走,可以考慮住在建國南路,離市中心只有不到500公尺,且離工人市場(光聽名字就很便宜)與超市都很近,特色餐館更是下樓即有,非常方便,我們居住的招待所為「玉琴招待所」房間乾淨居住空間舒適廣敞(夠我在裡修車)40元兩人間還供洗澡,雖然在二樓需扛自行車上樓但還是值得作為推薦。

哈密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的都府,號稱「西域襟喉、中華供衛」在地型上為古絲路北道與中道的重鎮,漢代開始在此設郡屯田,唐設伊州,明設哈密廳,到了清代與朝庭間關係緊密,因多次協助清代平定與管理邊疆事務而受封「回王」歷傳九代兩百多年,曾建有號稱「天下第一城」的回王王宮與極有文化融合特色的回王墓,但前者毀於清代一場回民起義,大火焚燒四十四天將一切煙消雲散,後者又因文化大革破壞了近五成,而回王王室也在民國後失去了政權,至此歷傳九代的王權成了過往雲煙,但仍留有回教歷史文化的些許沉積。

  

屋頂是蒙古的蒙古包型式、而屋簷則是漢族、內部是完整的維吾爾族(回族)風格

  

內部是過去哈密王權的墓室

過去維吾爾族的王城現在人口己是漢人居多,坐公車往回王墓的路上坐過站,無意間進入了維吾爾族在哈密的居住地,城區差異的景像居然在幾站公車即可得到證明,幾乎全是土造泥牆的貧窮住戶,相比市區車水馬龍高樓大廈,有一種諷刺,這裡不曾經是他們的王城嗎?為何出入是驢車居住是土房位置是城市最偏遠的角落?真讓人不明白。

  

東疆最大的清真寺內部一景

   

由外景來看此繞具伊斯蘭風味的清真寺

回王墓的門票為40RMB/人,在參訪時就只有我們兩個人,走在偌靜的墓園聽著導覽講解此地的歷史,漫遊在其中有完全的安靜,可容納5000人的東疆最大清真寺裡只有腳步的回音,108根大柱所形成的空間讓人難以想像數千人在此朝禮,逝去的王族在修建時必想像不到墓園竟成了觀光地任人走進,進了新疆,也隨著生活貼近了陌生的回教,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上個世紀結束了早它1500年進入新疆的佛教(以發動聖戰的型式),而成為了新疆最多人信仰的宗教,相信在旅程的深入將和回教有更深入的接觸。

   

此內部空間內有108根大柱,每根俱是數十年生成的大樹所砍削而成,每一根都深入地底二公尺深,而柱頂作蓮花狀與共108根的原因據導覽員稱是當時建寺時此地仍佛教風行,為取其宗教和諧而以此建成。

  

回程路上看見一極具特色的"鐵包車"看似己使用多年,但很是有趣

  

這位年方26的會計師英國車友,獨身一人過歐洲中亞由倫敦一路騎行七個月到哈密目標年底到香港,真神人哉,佩服佩服

   

今日最佳食物:伴麵,新疆維吾爾人出名的食物不出羊肉串、抓飯與伴麵,而今日吃到了後者,麵條極為香Q有彈性!好吃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oida 的頭像
    leoida

    白馬換鐵馬-美國取經記

    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