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2009玄奘故事 (2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奘師離開屈支國時,國王又送了他許多駝馬及力伕,並親率僧俗等至城外送行。師等西行二日後,不幸於途中遭遇突厥盜賊二千餘騎。還好中途因盜賊起內鬨,繼而自相鬥爭散離,奘師等人才因此脫險,總算有驚無險。

又前行六百里,渡一小砂漠至跋祿迦國︵舊稱姑墨︶。停留一宿,繼續向西北行三百里,更渡一砂漠,才至崚山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往前不遠,王城在望,阿耆尼王早已親率大臣出城迎接,延請奘師入宮供養。但由於這個國家過去曾被高昌國侵擾過,還記著舊恨,所以不肯為奘師補給馬匹,因此一行人僅留一宿,便繼續西行四日,渡過兩條大河,步行約數百里,才進入屈支國境。

奘師等人將近王城時,屈支國王早已率高僧木叉鞠多等前來迎接,並在王城東門外,懸旗旛蓋,安座供陳佛像,奏樂迎接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離開高昌國,奘師繼續西行約百餘里,來到阿耆尼國境(今新疆焉耆)。

這裡有一名叫阿父師的名泉,在砂漠地帶的一座絕壁之上,崖高數丈,水自半崖而出,相傳曾有一段奇異的因緣。據說往昔曾有商侶數百人途經這裡時,水都用光了,一行人饑渴疲憊,不知道該怎麼辦。這時候,群眾裡有一位行腳僧,什麼東西也沒帶,一路上都靠大家供養過活,可是他一點也不緊張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高昌王對玄奘說:「如要宣誓,就請師共至佛前,更進一步的共結殊勝因緣如何?」奘師同意了,高昌王便將母后一併請來作見證,與奘師一起上殿禮佛。在佛前,高昌王滿心歡喜的立下誓言:一、願與奘師結為兄弟。二、將來奘師取經回國的時候,須留在高昌三年,接受供養。如果將來成佛,自己願能像波斯匿王般,作奘師之檀越護法。三、請奘師繼續留在高昌一個月。這期間,一方面請為我們宣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,同時也讓我有時間為您準備路上用的行裝。

就這樣,一個原本僵持不下的僵局,在奘師的堅定意志下,圓滿收場了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高昌王麴文泰一聽到奘師已到,下令大開城門,迎接奘師進城。

只見高昌王城燈燭輝煌,照耀得就像白天一樣。侍從及宮女簇擁國王及王妃分成兩列,前後執燭迎接。高昌王恭敬的扶奘師下馬,坐上華貴精緻的轎子,在美妙的音樂聲中,進到皇宮後院的重閣,在寶帳中昇座,接受高昌王及文武百官的頂禮,其被禮遇的程度,不輸任何國賓。高昌王自稱弟子,虔敬的說:「弟子自從聽到奘師的尊名就欣喜渴慕,日夜期待與您相見。又得知奘師今晚可以到達,所以特地與后妃等人通宵未睡,在此焚香讀經,恭候法駕。」高昌王這種恭敬虔誠的態度,讓奘師深受感動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抵伊吾境(伊吾)(現稱:哈密)】

奘師抵達伊吾,當天即掛單於城內的古剎玉佛寺。寺裡有二位中國僧伽,其中最老的一位,一聽說奘師來到,高興地連衣服也沒有穿好,鞋也來不及套上,就跑出來迎接他。一見到他就相擁痛哭,既悲又喜的哽咽說:「想不到今生今世還能再遇到故鄉來的人。」奘師也因剛剛歷盡艱辛脫險,自然是無限傷感,不禁相對哭泣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莫賀延磧:上無飛鳥,下無走獸,是西行途中最艱苦的一段。

大沙漠中果然連飛鳥走獸也沒有,奘師一個人孤伶伶的走在這無垠的沙漠裡,四周所見,除了黃沙,還是黃沙。從白天到晚上,再從黑夜到黎明,奘師怎樣也見不到路的盡頭,就只能這樣不停的走著走著。好幾次空寂的感覺襲上心頭,恐懼的心理油然而生,要不是靠著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及般若心經,這段路還真不知要怎麼熬過去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走了八十多里,終於看見第一座烽火臺,奘師怕被臺上的守兵發現,就躲藏在沙溝中,一直等到天黑,才出來取水。他在烽火臺的西邊發現了水草,人馬都喝足了水,正要起身去拿裝水用的皮囊時,冷不防颼的一聲,射來一支箭,險些兒射中他的膝蓋。接著第二支箭又射過來,這時,奘師知道自己已被守兵發現了,就大聲的喊:「我是長安來的和尚,請不要再射了!」

說完便牽馬走向烽火臺。守兵開門,果然看見一位出家人,就引他去見守將王祥。王校尉命人點火照明,看他的樣子不像本地的僧人,應是京城來的沒錯,就問他此行的目的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約三更時分,奘師與胡人到達瓠盧河,在黯淡的星光下,遠遠看見玉門關。玉門關上游十里的地方河床最窄,寬才一丈多,兩旁有茂盛的梧桐樹,石槃陀拔刀砍了幾棵梧桐樹,取樹幹搭橋,又鋪草和泥沙在上面,這才過了河。渡過沙河,出了玉門關,奘師很歡喜,但也累了,就解韁卸鞍,停下來休息,兩人相距五十幾步,各自躺下,擁褥而臥。但不久奘師看到石槃陀拔刀而起,慢慢地朝他走來,約近十步時才又折了回去。奘師疑胡人中途變心,忙起身趺坐,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直至見胡人回去躺下,才敢放心就眠。

隔天一早,取水漱洗後吃完早餐,正準備出發時,石槃陀忽然對奘師說:「弟子昨夜左思右想,覺得此去前途艱險,途中又全無水草,只有烽火臺下面有水,必需晚上偷水而過,但如果被發現就是死路一條,所以,我們還是回去吧!」奘師聽完不禁愕然,但仍堅持不答應往回走。胡人見奘師心意堅定,無法改變,竟拔出刀來威脅奘師,然而奘師依然不肯答應,石槃陀沒辦法,就哀求說:「我家裡還有妻子兒女,而且王法難逃,就請奘師放了我吧。」奘師知道他後悔了,不能勉強,只好叫他回去。但石槃陀仍不放心,他深怕奘師萬一被抓到,會說出他幫助引渡的事。於是奘師安慰他說:」你放心,縱然粉身碎骨,也決不會說出是你送我出關的。」石槃陀謝過奘師,這才放心的走了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昌走後,奘師是益發愁悶了。眼看著慧威法師派來隨行的兩位小僧,道整已先去了敦煌;而留下來的慧琳又不堪長途跋涉,只好把他遣回涼州。雖買了一匹馬,但苦於無人引路,只好日日在彌勒菩薩像前祈求,希望能得一人引渡。

有天晚上,寺裡一名叫達摩的胡僧,夢見奘師坐在蓮花上,向西而去。隔天一早,達摩連忙前來向奘師報告夢中所見之事。雖然此事被奘師斥為虛妄,然而奘師心中卻暗自歡喜,認為這是即將成行的好預兆,於是進入道場,更加誠心禮求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奘師在法會圓滿後,面對堆積如山的供養,只拿了一半作為供養佛的香油錢,另一半就轉贈涼州各寺廟。

正要整束行裝準備離開時,卻因唐室初建,國政新創,不許百姓隨便出境而受阻。那時涼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關,他得知奘師準備離境,怕有差錯吃罪不起,便追問奘師出關緣由。奘師坦言要西遊取經,但誰知未能獲李都督首肯,還被迫返回長安。幸好當地有一位佛教領袖慧威法師,他很恭敬奘師的辭理通達,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大願,便暗中派了兩名心腹弟子,一個叫慧琳,一個叫道整,暗中護送奘師偷渡出關。他們不敢公然行走,只能晝伏夜行,走了十幾天,終於到達瓜州(今甘肅安西)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唐太宗貞觀年間,長安一帶遭受天災,災民無以維生,朝廷只好下詔准許百姓自由前往他地謀生。奘師於是趁這個機會躲在難民群中,離開長安,踏上旅途。

其時恰巧有一位秦州僧孝達,在京城學涅槃經,功畢返鄉,奘師便偕孝達同行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奘師遍謁諸師,飽餐法味後,發現每位法師對佛法的見解不一,其中雖然各有所專,仍不免與聖典有所出入;到底誰是誰非,孰正孰邪,實在難以取捨。再說佛陀說法四十幾年,所演經論何止百千,但由梵文譯成華語的畢竟不多;況且華梵翻譯之間,錯誤在所難免;加上中印交通不便,往返不易,中途散失或殘缺不全,以致產生經文不連接的亦所多有,想要冰釋群疑,辨別真偽,使中國的佛法更加完善,奘師認為只有精通梵文,親赴印度取經不可。於是便發願西遊取,以釋疑惑。

當年由中國到印度,不論是水路或陸路都是艱險萬分,為了到印度求法而死在中途的僧人,不知道有多少。然而奘師想到過去法顯、智嚴等大師都能不避艱難,不顧生死,為了導利群生而西行求法,為何自己不能?讓前賢專美,又豈是大丈夫的行為?於是更堅定了西遊的決心。不久,結合道侶數人,陳表上奏皇帝,要求出國去印度留學,可惜未被朝廷批准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玄奘大師在荊州講完後,又北遊繼續尋師訪道。

首先來到相州(今河南省安陽縣),尋得高僧慧休法師,向他學習《雜心攝論》,前後只花了八個月時間。慧休法師忍不住稱讚奘師說: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玄奘大師受了具足戒後,正式成為出家比丘。出家後的奘師更加認真努力,成都附近各道場,他幾乎都走訪過;寺中的經典,也通通讀完了,這時候的他已經是一位佛學造詣高深的比丘。他想要進一步再求學業,卻發現四川已經沒有可以讓他師法與學習的地方,他心裡想:「四川這地方,雖然可以修道,但是經典卻很缺乏,實在是一件憾事。聽說此時的長安已經安定,有許多的經典又可以閱讀了。」(原來在戰爭時,有許多的經典都被收藏起來。等到天下太平以後,這些經典才又開放供人閱讀。)

於是奘師再度興起回長安的念頭。他與兄商議,但不被允許,因為按照當時僧侶的管理辦法,他是不能隨意離開成都的,這使得奘師十分苦惱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奘師與兄到了長安以後,見到李淵的軍隊非常有紀律,對百姓秋毫無犯,心裡感到非常高興,直以為自己來對了地方。可是等到他在莊嚴寺掛單一段日子以後,就大失所望了!因為他發現整座長安城,連一個研究佛學的講座也沒有,而且,佛學經典的收藏也比不上洛陽。他心裡想,留在這裡又不能研究佛法,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?於是再與二哥商量,準備離去。可是長捷法師卻勸他說:

「大唐剛剛建國,重武輕文是必然的事情。再說天下這麼亂,在我們無法確定哪個地方比長安好以前,就先暫時住下,等時局穩定一點,再做打算吧!」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奘師在淨土寺時,用功特勤,曾聽講「涅槃經」於慧景法師座下,奘師好學不倦,甚至廢寢忘食。又隨慧嚴法師學「攝大乘論」,更愛好逾常,師聽過一遍後,再閱覽一遍,便過目不忘。大家對他的才智,都很驚異,於是只要遇到不瞭解的地方,都跑去請教奘師。甚至不久以後,只要大家在課堂上有聽不明白的,下課後,就請奘師到講台上,幫大家再講一遍。

「玄奘師兄,謝謝你,聽你講過以後,我們都明白了。」同學們異口同聲的感謝玄奘說。他們覺得奘師講的比法師講的容易明白多了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奘師的父親陳慧自從辭官回家後,因為經濟來源沒有著落,加上自己不諳耕種,因此生活日益困苦。那時候奘師的二哥陳素,一方面因為崇尚佛學,另一方面也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,便離家到東都洛陽的淨土寺出家為僧,法號長捷。

奘師十歲那年,父親因病去世。長捷法師從洛陽趕回奔喪,見到母親,二人相擁而泣。辦完父親的喪事以後,長捷法師對母親說:「小弟自幼聰明過人,很喜歡讀書,現在父親去世,家裡再沒有人能教育他,不如讓他跟我到淨土寺去住吧。」這是奘師接觸佛教的開始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玄奘大師,俗姓陳,是河南陳留地方(今偃師縣)陳慧的第四個兒子,單名一個褘字。他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(西元六○二年)。

他的祖先,是漢朝太丘仲弓的後裔,曾祖父陳欽、祖父陳康,都做過大官,他的父親也是很有學問的人,曾做江陵的縣官,後來隋朝衰亡,便隱居鄉間,托病不出,當時的有識之士,都稱讚他的節志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玄奘大師的故事】

資料來源:本內容之章節係參考Sally Hovey Wriggins《玄奘絲路行》(智庫文化,杜默譯,1997)所作,章節以下之項目及內文則引用《玄奘大師的故事》(和裕出版社,1998)、朱斐《唐三藏玄奘大師畫傳》,菩提樹雜誌社,1978)。

leo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